大甲位置及地名的由來
台中市「大甲區」位於台中市西北方,北側是苗栗縣「苑裡鎮」;南側隔著大甲溪鄰接「清水區」;西臨「大安區」與台灣海峽,東倚后里台地與「外埔區」相接。往昔大甲地區為平埔族中的道卡斯族(TAOKAS)地盤,閩南語發音「道卡斯」慢慢變成「大甲」。
(圖片來源:google地圖)
『”大”字頭出天,兩腳八字開,”甲”字成田,帶有尾』代表這裏是大有發展的好地方』,大甲觀光產業促進協會總幹事李老師是這樣介紹大甲~~~
前一次來台中大甲,是二年前跟家人乘坐台鐵的郵輪式列車,在大甲火車站下車後,
依循指示牌走400公尺,5分鐘就可以到媽祖廟了。
(路名叫「蔣公路」夠特別吧~~)
今年再次來到大甲,是跟隨傑利老師及攝影班的同學一起,透過在地耆老深度的解說,對大甲濃濃人情味與台灣在地文化有更深入的體會。
大甲民俗文化歷史悠久的古蹟文化-鎮瀾宮、文昌宮
大甲鎮瀾宮,俗稱大甲媽祖廟(大甲媽),在大甲火車站正前方200公尺處,為台灣媽祖信仰的最重要廟宇之一。大甲鎮瀾宮媽祖的遶境進香活動為台灣宗教界的盛事,前年已經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民俗類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」。
無論何時,鎮瀾宮的香火總是絡繹不絕~~~
台灣人講到「媽祖」,一定會想到「大甲鎮瀾宮」
在鎮瀾宮門口剛好碰到,有項很特別的服務「淨車」(就是幫新車祈求行車平安)
大甲文昌宮
大甲文昌祠,原為義塾,當地人稱「文昌宮」,又為「孔子廟」。經內政部公告指定為第三級古蹟孔子誕辰或考試旺季,前往祭拜者絡繹不絕。
鯉魚躍龍門的雕塑在屋簷上清晰可見(由左至右,依序為「黃鯉」「鰲魚」「飛龍」)
樑枋的彩繪為鹿港名師所繪製,門殿入口栩栩如生的龍虎堵對看牆,「左青龍、右白虎」(由廟內向外)
是當時流行的工法
日據時代彩繪師傅為投執政者所好,還在文昌宮青龍石壁上繪製日本的「富士山」,這種「台灣廟宇」有「日本風景」的景況,現在看來十分有趣。
(傳統國術傳習所)
文昌宮旁是「傳統國術傳習所暨博物館」,裡面擺滿了小朋友最愛的舞獅頭
(獅虎同坐,這「獅頭」旁邊是一個未完工的「虎頭」,很有趣)
(鎮所之寶.....比人還高的大獅頭)
還有很多專注的學員正專心製作「獅頭」,獅頭從「黏土模具」製作開始,都要一寸一寸的用白膠慢慢貼上牛皮紙,
等待第一層的牛皮紙乾燥後,才能再貼下一層,反覆經過5~6道這樣的手續,
最後再加上彩繪及裝飾,完整的「獅頭」才算完工,全程手工製作相當耗時。
(待續 大甲 鐵砧山下芋頭故鄉(美食篇) http://good88.pixnet.net/blog/post/78918548/ )
景點參訪資訊
+++++++++++++++++
大甲鎮瀾宮
台中市大甲區順天路158號
04-26763522
大甲文昌宮
中市大甲區文武路116號
04-2680-3401